献始兴公

王维·唐·诗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任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译文

宁可栖隐荒野林,宁可饮取山涧流。

不愿为己食膏粱,卑躬屈节谒王侯。

匹夫节操本鄙陋,粗衣短褐到白头。

运用才智确所短,固守仁义本我优。

听说您是大贤人,任贤不畏亲与仇。

决不出卖爵官位,事事都为百姓谋。

贱子跪席来陈情,能为您的随从否?

感奋世有公正论,偏私庇曲非我求。

评析

《献始兴公》是唐代诗人王维出仕拾遗后写给张九龄希望得到更进一步提携的言志之作。此诗前半部分表示宁愿栖隐山林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不愿为了追求富贵享乐而阿谀巴结王侯,宁可一辈子做布衣也不肯卑躬屈膝地谋求仕进;后半部分希望张九龄任用自己,在思想脉络上仍与前半部分密切相承。全诗语言通俗明快,格调高亢健举。

注释

始兴公: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名相。此诗题注:时拜右拾遗。

涧水:一作“涧中。

坐:一作“食”。

粱肉:以粱为饭,以肉为肴。指精美的膳食。《管子·小匡》:“食必粱肉,衣必文绣。”唐·杜甫《醉时歌》:“甲第纷纷餍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崎岖:困厄,历经险阻。《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间,最为弱小。”

匹夫:指平常的人。《晋书·刘隗传》:“夫嫡妻长子皆杖居庐,故周景王有三年之丧,既除而宴,《春秋》犹讥,况龛匹夫,暮宴朝祥,慢服之愆,宜肃丧纪之礼。请免龛官,削侯爵。”

布褐:粗布短衣。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古者采椽不斲,茅屋不剪,衣布褐,饭土硎,铸金为锄,埏埴为器。”

诚:的确,确实。

固:本来。

侧闻:从旁听到。谓传闻,听说。汉·贾谊《吊屈原赋》:“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大君子:称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此指张九龄。

讎(chóu):同”仇“。

公器:此喻官爵。《旧唐书·张九龄传》:“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苍生: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贱子:谦称自己。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感激:感奋激发。汉·刘向《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

曲私:偏私。《荀子·儒效》:“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