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有瞽

无名氏·周·诗

有瞽有瞽,

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

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

鞉磬柷圉。

既备乃奏,

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

肃雝和鸣,

先祖是听。

我客戾止,

永观厥成。


译文

盲人乐师排成行,

聚集周庙前庭上。

钟架鼓架摆设好,

五彩羽毛架上装。

既有小鼓和大鼓,

鞉磬柷敔列停当。

乐器齐备就演奏,

箫管一齐都奏响。

众乐交响声洪亮,

肃穆和谐声悠扬,

先祖神灵来欣赏。

诸位宾客都来到,

乐曲奏完齐赞赏。

评析

《周颂·有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天子在宗庙祭祀先祖的乐歌,写在周王朝宗庙的大庭上,排列着很多乐器,当乐器齐备、乐师到齐的时候就开始合奏,声音洪亮和谐,先祖神灵前来欣赏,参祭的贵客聆听了全部演奏。全诗一章,共十三句,诗中详细描述了乐队的组成,乐器的安排,乐声描绘得形象生动,场面描写得盛大恢宏。

注释

瞽(gǔ):盲人。这里指周代的盲人乐师。

庭:指宗庙的前庭。

业:悬挂乐器的横木上的大板,为锯齿状。虡(jù):悬挂编钟编磬等乐器的直木架,上有业。

崇牙:古代乐器架横木上刻的锯齿,用以悬挂乐器。树羽:在崇牙上装饰的五彩鸟羽。树,插。

应:小鼓。田:大鼓。县(xuán):“悬”的本字。

鞉(táo):一种立鼓。一说为一柄两耳的摇鼓。磬(qìng):玉石制的板状打击乐器。柷(zhù):木制的打击乐器,状如漆桶。音乐开始时击柷。圉(yǔ):即“敔”,打击乐器,状如伏虎,背上有锯齿。以木尺刮之发声,用以止乐。

备:安排就绪。

箫:古箫如今之排箫,是以小竹管排编成的。管:管乐器,即笛子之类的乐器。

喤(huáng)喤:乐声大而和谐。

肃雝(yōng):声音和谐舒缓。

戾(lì):到达,到来。

永:终,一直。成:指一曲终了。或解为乐之一阕。一说此指祭礼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