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儿行

王维·唐·诗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译文

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她乘坐的车子是用七种香木做成,绫罗的帷幔装在车上。仆从们举着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绣着九花图案的彩帐。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骄奢更胜过石季伦。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评析

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发抒作者的感慨。

注释

洛阳女儿:取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河中之水向东流,洛旧女儿名莫愁」语。

才可:恰好。

容颜:一作「颜容」。

十五馀:十五六岁。梁简文帝《怨歌行》:「十五颇有馀。」

良人:古代妻对夫的尊称。

玉勒:玉饰的马衔。

骢(cōng)马:青白色的马。

脍(kuài)鲤鱼:切细的鲤鱼肉。脍:把鱼、肉切成薄片。

罗帷:丝织的帘帐。

七香车:旧注以为以七种香木为车。

宝扇:古代贵妇出行时遮蔽之具,用鸟羽编成。

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狂夫:犹拙夫,古代妇女自称其夫的谦词,唐·李太白《捣衣篇》:「狂夫犹戍交河北。」

剧:戏弄,意谓可轻视石崇。唐·李太白《长干行》:「拆花门前剧」。

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豪富。

怜:爱怜。

碧玉:《乐府诗集》以为刘宋汝南王妾名。这里指洛阳女儿。

「不惜珊瑚持与人」句:《世说新语·侈汰》记,王恺以晋武帝所赐二尺珊瑚示石崇,崇以铁如意击之。王恺斥之,崇乃命人搬来三四尺高珊瑚六七枝偿还之。

曙(shǔ):天明。

九微灯:汉武帝供王母使用的灯,这里指平常的灯火。

片片:指灯花。

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曾无:从无。

理:温习。

熏(xūn)香:用香料熏衣服。

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越女: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越,这里指今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