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吴松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第一首写舟泊湖岸时所见之景,抒发怀古之幽情;第二首写行程中所见之景,抒发了羁旅思乡之情。
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浒:水边。
震泽:太湖的古称。
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名,是迄今仅存的古代水陆城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筑城时。
閟(bì):掩蔽。
枫桥:桥名,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名“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