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庆前岗周氏旌表

辛弃疾·宋·词

无处着春光,天上飞来诏十行。父老欢呼童稚舞,前岗,千载周家孝义乡。

草木尽芬芳,更觉溪头水也香。我道乌头门侧畔,诸郎,准备他年昼锦堂。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延巳、李珣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延巳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庆前岗周氏旌表」:四卷本丙集作「庆周氏旌表」。

周氏旌表: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十六·铅(Yán)山周氏义居记》:「周氏世为舒灊人,继迁金陵,避五季之乱,来家鹅峰之下,盖三百年矣。有祠号将军者,最其始祖也。系虽莫可谱,其曰『承志』曰『谊者』,皆累祖业儒。至处士钦若,字彦恭,有声三舍间。……始欲与其伯仲同居而不异籍,自以身在季,不得专,切切为恨。逮其病亟,当绍兴二十二年六月也,索纸书字二百馀以戒其四子,有曰:『吾平生教汝读书,固不专于利禄,欲汝等知义,以兴美薄俗尔。我病必不瘳。汝等尽孝以事母,当以义协居,勿有异志。居舍虽小不足耻,田园虽寡不足虑也。不能遵吾训,是谓不孝;他日或仕不以廉自守,是谓不忠,不孝不忠非吾子孙也!』越六日而逝。其配虞氏,贤而守义,恸哭而藏其书。淳熙四年,其子曰藻、曰芸、曰苾(bì)、曰芾,稍长矣,虞乃以遗命陈于民部,祈给之凭。……而藻等孝友孜孜,克成其父母之志,馀三十年,后将弗坠,周氏其自此兴乎。……周氏岁入不能二千斛,内外几六百指,养其偏亲,时其祭祀,给其嫁㛰,皆有定式。岁又以十万钱招延儒士,俾其幼稚学礼无缺者。俭以足用,是可则云。」《江西通志》:「铅山周钦若,字彦恭。……子藻、芸、苾、芾,守遗训同居。至庆元,已三世矣。三年,州状闻,朝廷旌表其闾,长史致礼,免本家差役。」

春光:广信书院本作「风光」,玆从四卷本丙集。

「天上飞来诏十行」句: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忽见飞诏从天来。」

前岗:四卷本丙集作「前江」。

昼锦堂:宋·韩琦有昼锦堂,欧阳修为作记。昼锦者谓富贵而归故乡,似衣锦昼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