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潜

道潜,(1043-1106)

道潜,幼不茹荤,以童子诵《法华经》,剃度为僧。

内外典无所不读,能文章,尤喜诗。

初与秦观友好,苏轼为杭州地方官时,道潜居住在智果精舍中。

遇到苏轼,在坐赋诗,挥笔而就。

苏轼甚爱之,认为他的诗句清绝,与林逋不相上下。

此后二人交往甚笃,唱和往还,结为忘形之交。

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道潜本名昙潜,苏轼改为今名。

苏轼遭贬谪居黄州后,道潜不远千里相从,居留一年多时间,后复回於潜西菩山中。

到苏轼贬居海南,道潜打算渡海相随,苏轼写诗劝阻。

由于他和苏轼的关系,道潜也受牵连而治罪还俗,谪居兖州(今属山东),建中靖国初年(1101),方受诏复还,仍削发为僧。

崇宁三年(1104)赐号妙总大师。

崇宁末年(1106)归老于江湖。

道潜的作品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